近日,除了未封顶项目不给办理按揭,让开发商资金链吃紧外,央行又决定从11月15日起,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,由之前的8.5%提高到9%,这无疑更是让楼市资金的紧缺状况雪上加霜。银行一再紧缩银根,除了要控制金融风险外,还显示出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加大了力度。加上之前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,房地产市场的整合势在必行,大鱼吃小鱼,小鱼吃虾米,优胜劣汰的竞争会进一步上演。
企业整合进行时
实际上,自调控以来,企业的整合就一直在进行中。在调控大潮的席卷下,不少企业的资金链已经面临着严重考验,个别开发商的资金链甚至已经断掉。迫于资金的压力,不少企业开始寻觅各种融资渠道,企业并购、股权转让等,从而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。对资金的渴望是企业整合的原动力。
不久前,顺驰全国扩张的地产神话终结,香港上市公司路劲基建(1098.HK)将以最多12.8亿元的资金获得几乎整个顺驰集团55%的股权,顺驰将融资18.5亿元。目前,路劲基建正在顺利完成对顺驰的收购。
11月1日,新加坡凯德置地中国控股集团正式对外公布,在河南建业集团明年上半年完成IPO香港上市增发新股之后,出资6.01亿元认购其29.75%的股份。
上周末,华东医药披露,公司拟出资1.8亿元收购浙江远大房地产持有的杭州杨岐房地产100%股权。浙江远大房地产原系华东医药第四大股东,股改过程中,该公司将其所持华东医药股份转让给了中国远大集团。
另外,记者自北京市产权交易所获悉,目前在交易所挂牌的房地产企业不少,包括北京世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、北京万通、北京国农置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都在挂牌转让股权,多数转让股权的公司都要求受让方具备良好的资金支付能力,有的公司还要求对方能为自己偿还债务等。
国内公司境外融资
由于外资在国内投资受限,而目前国内银根紧缩,外资又看好人民币升值潜力,二者可谓一拍即合,为国内公司境外融资打开了通道。
绿城中国(3900.HK)10月6日公布,与摩根大通及瑞银集团(UBS)签订发行本金总额为4亿美元(约32亿元人民币)的高级票据,估计集资净额达到3.92亿美元。据悉,这次票据发行获得了5倍认购,认购者中42%来自亚洲,29%来自欧美,债券2013年到期。
实际上,进行融资的内地房地产公司不少。香港上市公司合生创展(0754.HK)同样宣布了一个融资决定。
另外,在之前,首创置业已经开始了境外融资,10月27日,配售3.43亿股,集资逾9.6亿港元,集团同时向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(GIC)旗下的关联公司配售3.76亿股,集资逾10亿港元。首创在配售获得的9亿元资金中,一半将用于增加公司新的土地储备,20%用于首创置业旗下的北京北环中心项目,另20%用于首创在成都的成华项目。通过向GIC定向增发获得的逾10亿元中,90%的资金将用于增加公司土地储备。
整合力度将加大
随着国内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加强,特别是央行要提高存款准备金,这无疑让银行可以贷的款项减少。加上封顶前不给个贷,可谓双管齐下,让开发商的资金链更加脆弱。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可以谋求境外融资,但是一些实力较弱的公司就要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金。
目前商业银行担当着绝大多数现有楼盘的造血功能。据某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部工作人员透露,在这些所发放的个人按揭贷款业务中,有80%~90%为未封顶楼盘。无疑,此文件一出,尤其拥有未来得及进行开盘预售的楼盘开发商,其预收账款将骤降。这就会让这些企业无奈选择要么卖掉项目,让下家来接手,要么就会成为烂尾楼,前者当然好一些。因此未来的楼市,随着调控的深入贯彻,其整合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。楼市的“马太效应”愈加显现,到时强者恒强的局面更突出。 《京华时报》 ( 2006-11-10 第104版 )
|